贸易新闻

国内新闻 | 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话题

发布时间:2025-07-27

【发布单位】国际商报

【发文日期】2025年7月25日

“推广新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经验做法,为各地统筹推进服务业开放创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借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正好满4周年,4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推动专项行动不断走深走实,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将于7月30日—3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7月24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就近期商务领域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复制推广新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

综合试点示范经验

近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复制推广新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验的通知》,继续向全国及相关地区推广一批创新性强、实用性好、具备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为各地统筹推进服务业开放创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借鉴。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何亚东表示,历经10年创新,试点示范的北京等9个城市和海南省,实现了全国超1/4的服务业增加值、一半以上的服务业外商投资和60%以上的服务进出口,成为引领带动中国服务业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18年起,试点示范先后印发最佳实践案例7批,复制推广经验4批。

何亚东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复制推广两批试点示范经验,印发了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两批共17条经验涉及金融、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开放重点领域。最佳实践案例采用“一业一例”形式,涉及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国际合作和区域协同、体制机制创新等三方面11项。

据悉,《通知》在数字领域,总结推广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来数加工”模式、建立粤港澳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数据托管服务模式等4条经验。在金融、文旅等领域,总结推广优化商业价值评价标准用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打造多跨协同文旅市场治理体系等2条经验。在知识产权、劳动仲裁等领域,总结推广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全流程在线解决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全流程参调参审机制等2条经验。

“印发并向全国推广试点示范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充分发挥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以及优化服务消费供给的作用,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亚东说,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深化服务业开放发展和改革探索,更好为全国服务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四个维度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培育建设4年成效

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社零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的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比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七成左右……今年7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满4周年,取得了积极成效。

何亚东介绍,具体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看:第一个维度是“国际”,体现在国际消费环境更加友好。五个城市着力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积极打造国际友好消费环境,让外国朋友愿意来、方便购。特别是今年4月《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北京、上海退税商店总数均超过1400家,广州突破500家,带动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94.6%,“中国购”成为热词。

第二个维度是“消费”,体现在消费引领力全面提升。五个城市大力发展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提质升级。4年来共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1.2万家,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展。组织开展国际消费季、精品消费月、五五购物节、京津冀消费季等标志性活动,举办古埃及文明大展、F1中国大奖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高水平展览赛事,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第三个维度是“中心”,体现在中心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五个城市积极探索创新,在扩大优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商务部遴选出五方面16条创新举措和12个优秀实践案例,进行复制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四个维度是“城市”,体现在城市功能更优、活力更强。一方面,对标国际知名城市,加强商业空间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彰显城市消费的“高度”;另一方面,聚焦百姓日常消费需求,围绕“一老一小”,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让城市消费更有“温度”。

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扩大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努力打造商业繁荣、市场兴旺、人民满意的城市。

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

“零容忍、出重拳”

为严厉打击战略矿产非法出口,7月1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在广西南宁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推进会。

何亚东介绍,今年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曾组织相关单位在广东深圳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现场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推进会是对专项行动进展成效的阶段性总结和再部署、再推进。本次会议强调,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专项行动不断走深走实,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何亚东说,两个多月来,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零容忍、出重拳”,侦办了一批非法出口案件,抓获了一批走私犯罪嫌疑人,打出了声势、形成了震慑。“在专项行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少数不法分子企图通过各种手法规避监管,相关技术非法外流风险不断上升,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对此,此次会议对下阶段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建立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联合执法协调中心,及时公布一批典型执法司法案例,将违法境外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制定发布战略矿产合规出口工作指引,指导警示出口企业做好尽职调查,严防相关物项用于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等。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

7月底开幕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东部片区活动将于7月30日—3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拉开今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序幕。

2018年以来,商务部每年组织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商务系统已累计开展3300多场对接活动,采购各类农产品近1000亿元。通过搭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直通车”,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商务力量。

何亚东介绍,今年商务部以“农商对接携手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升级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将分东西南北片区举办4场集中对接活动。作为全新打造的商务助农平台,今年的产销大会有四大特点:一是产品种类丰富。仅东部片区活动就吸引了江西、山东、浙江等9个省份的2000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推出2万多种特色产品,包括国家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中华老字号产品。二是采购商规模大。全国600多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响应。三是对接方式新颖。坚持“销产品”和“扶产业”结合,指导流通企业通过标准推广、品牌打造、电商直播等方式,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挖掘“土特产”资源优势,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四是加强脱贫地区帮扶。优先支持脱贫县、滞销卖难地区的农业企业参加活动,首场活动为200个脱贫县免除展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