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态 | 通胀升温 “关税效应”或阻断美降息进程
【发布单位】国际商报
【发文日期】2025年7月25日
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美国通胀升温。数据显示,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高于5月的2.4%,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且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6%。当月,美国CPI环比上涨0.3%,符合预期,同样高于5月的0.1%。
从数据构成看,6月美国能源价格变动对整体CPI影响显著。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9%,扭转了前值的下降趋势。汽油和燃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0%,能源服务及电力价格也延续涨势。这主要归因于6月伊朗和以色列冲突升级,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上涨,虽后续冲突缓和油价回落,但仍高于5月平均价格。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6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比5月环比涨幅0.1%有所加速,同比上涨2.9%。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日益凸显,包括家用电器、窗帘和地板覆盖物、体育用品以及其他家庭和娱乐用品等多种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而新车和二手车价格持续疲软部分程度上阻碍了美国6月核心CPI的上涨,新车价格下降0.3%,二手车价格下降0.7%。同时,旅行相关行业表现不佳,住宿价格低于预期,机票价格下降0.1%。
超预期的通胀数据公布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会议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7.4%。多数分析师认为,6月这份通胀数据对美联储短期不会降息的预期基本没有影响,预计美联储7月仍将持观望态度维持利率不变。不过,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9月会否降息存在较大分歧,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8%,比一周前的30%有所上升。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降低,体现出其对后续美国通胀数据仍有可能反弹的担忧在加剧。
展望后市,不少机构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按计划从8月1日开始实施针对多个贸易伙伴的新关税政策,美国下半年通胀形势或因“关税效应”更加严峻,这也将进一步影响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决策。荷兰国际集团的研究团队指出,6月CPI数据揭示了美国通胀上行趋势已不容忽视,“6月通胀数据攀升,清晰展现出美国通胀压力的反弹。随着8月1日多项新关税政策的实施节点临近,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后续通胀数据极有可能继续走高”。
本月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欧洲央行论坛上提及,加征关税的举措正给美国通胀带来上行推力,预计今年夏末美国通胀数据将出现回升态势。他表示,若不是出于对关税的担忧,美联储今年有较大可能已启动降息进程。这表明美联储内部对关税引发的通胀顾虑颇深,在通胀走势未明的情况下,短期内美联储调整利率的可能性较小。